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精湛技术 > 神经外二科独立完成一例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神经外二科独立完成一例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发布于:2015-08-03 08:53   文字:【大】【中】【小】
      近日,神经外二科独立完成一例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开颅手术治疗,病例少见,在我院尚属首例。
      患者,男,19岁,未婚,主因头痛15天,于6月28日入院。
      患者入院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头部疼痛,为持续性钝痛,可忍受,无抽搐及恶心、呕吐等,当地未予诊治,为求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查头颅MR示:左额顶病变考虑嗜酸性肉芽肿,以“左额顶占位”收住院治疗。
      既往史:既往体健。查体:T:36.6℃,P:90次/分,R:19次/分,BP:117/83mmHg,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左顶可见约6×6cm肿胀区,触痛,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外耳、口、鼻未见异常,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有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活动自如,双侧巴氏征阴性。
      7月1日,全麻下行开颅颅骨肿瘤切除术。术中可见左顶骨约3×4cm异常区,可见肉红色肉芽增生,头皮帽状腱膜受侵蚀并有增生,打开约6×6cm骨窗,见硬膜受侵蚀,粘连较紧密,小圆针4号线悬吊硬膜妥善牢固,将受侵蚀硬膜连同周围正常硬脑膜一并剪除,游离切除受侵蚀的帽状腱膜直至正常组织,肿物边界不清,血运较丰富。仔细止血,观察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见脑组织波动可,人工硬脑膜贴覆脑组织表面,去除骨瓣,清点棉片、器械等无误后,分层缝合头皮。术中出血约200ml,术毕患者安返病房。术后病理回报示:嗜酸性细胞肉芽肿,颅骨及硬脑膜可见受侵。
      ■链接
      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骨病。全身除指骨和趾骨外均可被侵犯,但多见于扁平骨,颅骨为好发部位,多数病例为多发,单发于颅骨者预后较佳。有人认为本病属于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或肉芽肿,也有人认为本病是由于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
      病理
      嗜酸性肉芽肿为灰褐色或灰黄色,质地较脆,在病理发生上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早期:有大量组织细胞出现,其间尚有少量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肉芽期:出现富有血管的肉芽,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及大单核吞噬细胞,有时可见泡沫细胞,同时有局限性坏死或出血。黄色肿块期:特点为出现大量含有脂质的细胞。晚期:肉芽组织被结缔组织所代替,有纤维化现象和新骨形成。
      临床表现和诊断
      此病多发于小儿和青年,男性多于女性。病人常有头痛、低热及体重减轻。颅骨好发于额骨、顶骨及颞骨,而枕骨少见。颅盖都可发现小肿物,逐渐增大。局部可有疼痛,但不剧烈。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总数略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头颅X线检查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溶骨性破坏性,边缘不规则与正常骨分界清楚。此病单发性病变需与结核、骨髓炎和颅骨表皮样囊肿相鉴别,而多发性病变需与骨髓瘤、转移瘤和黄脂瘤病等相区别。
      治疗
      激素和抗肿瘤药物可以控制病情发展。本病对放射治疗较敏感,对多发病变广泛者,经活检证实后应进行放射治疗,一般用6-9GY小剂量照射即可。病变较小者可行手术切除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 医院简介|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