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医院文化 > 让融入关爱的血液更鲜红--血液内科建设发展纪实

让融入关爱的血液更鲜红--血液内科建设发展纪实

发布于:2015-07-07 02:35   文字:【大】【中】【小】

 1    在家门口看病踏实
    “还是回家看病踏实呀。”这是65岁的刘大爷见到血液内科主任孙少芹的第一句话。
      孙主任说,刘大爷是她春节后接收的一个骨髓瘤患者。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刘大爷总感觉浑身不得劲。偶尔,还莫名其妙地发烧。当初,他没在意,吃点感冒药就对付过去了。但后来,这些症状闹得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厉害。他这才在家人的劝说下到附近医院做了检查。
      血液指标出现异常,医生建议他到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全家人一听慌了神,赶紧带刘大爷到省二院做了全面检查。结果,刘大爷被确诊得了骨髓瘤,而且引发了感染。医生建议马上住院治疗。但刘大爷听说定州市人民医院也能治疗血液病,就执意要回来治疗。
      住院后,孙主任专门给刘大爷安排了会诊,并征求了上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意见。在此基础上,给刘大爷制订了一套规范的诊疗方案。刘大爷经过一段时间的抗感染治疗,又接受了化疗。几个疗程下来,刘大爷的各项血液指标明显好转。一家人悬着的心也逐渐放了下来。
      我们见到继续接受治疗的刘大爷时,他面色红润,精神状态非常好。当我们问起他为什么非要回来治疗时,刘大爷笑着说:“这还用问?在家门口看病,方便、便宜,技术也挺好,心里踏实。”
      就是为了让所有像刘大爷这样的病人都觉得“心里踏实”,孙主任和她的团队做了许多努力。
2    因为专一所以专业
      我院的血液病治疗从2003年开始,原来隶属内一科,由于没有独立成科,诊疗技术发展比较缓慢。所以,绝大多数血液病患者只好到上级大医院治疗。
      2012年血液内科独立成科,一个拥有5名医生、8名护士、35张病床的血液内科就此诞生,我院血液病治疗迈出了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俗话说,万事难开头。建科之初,血液内科硬是靠着连续踢出的前三脚,打开了通往前方的道路。
      第一脚是建章立制。她们制订了完善的诊疗规范,让所有医疗行为都有章可循。其中,血液肿瘤MICM分型法(骨髓象 +骨髓病理 M、流式免疫分型 I、融合基因 M、染色体检测 C),使诊断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治疗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第二脚是提升操作能力。她们规定医生3个月必须能够独立完成骨髓穿刺+骨髓活检,并且做到一针成功,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第三脚是强化学习。除了通过书本、网络学习外,她们轮流到解放军总医院、省二院、省四院等上级医院学习先进诊疗技术,并邀请上级专家来院会诊和举办讲座,使技术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提高。
      三年来,她们先后将白血病的规范化疗,骨髓瘤的规范化疗及长期生存治疗,淋巴瘤的靶向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放血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免疫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支持与免疫治疗,溶血性贫血及其他难治性贫血的诊治,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治等数十项技术成功运用到患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得到患者的肯定和信任。
      医生丁月玲告诉我们,许多病人都会问她们同样一个问题:“听说化疗会让人恶心、呕吐,痛苦得死去活来,我怎么没有感到不舒服?”
      我们对此也感到很好奇,因为一般情况下接受化疗会带来一些身体的不适。丁医生给我们解开了谜底。
      原来,为了尽量减低患者的化疗副反应,医生会针对病人的药物敏感度,作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用药量、用药顺序、时间安排、副作用的预防等,每个诊疗细节都做了精细控制。
      为了减少化疗药物的外渗,有利于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她们还选派护士到省四院专门学习PICC置管术,并成功应用到临床治疗,受到患者的欢迎。
      一位92岁高龄的老人,因为双下肢水肿到肾内科就诊,检查结果显示,老人的肝功能球蛋白升高,贫血,血红蛋白78克/升。老人转入血液内科做进一步检查,经过骨髓象、淋巴结活检等检查,最后确诊老人得了淋巴瘤IV期,需要化疗。为了保证老人的治疗安全,特邀省二院血液科专家进行了会诊,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决定给老人做小剂量化疗。两个疗程后,老人的症状得到部分缓解。现在已完成7个疗程的化疗,老人的下肢水肿消失,血红蛋白提高到107克/升,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血液内科还在病区设置了1张层流病床,大大降低了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引发的感染率和重症再障并发感染率。她们还将显微镜搬进了病区,对疑似白血病、骨髓瘤患者,可以做到入院当日,就可以作出初步诊断,并进行早期治疗。这些都体现了专业化带来的好处。
      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科室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收治的血液病患者从建科之初的几十例,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478例,实现了患者的“回流”。
      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稳步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限得到明显改善。截至目前,有15例白血病患者处于缓解稳定状态,已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2015年血液内科被批准为全国500家县市级医院重点帮扶科室之一。
3    关爱是医生开出的第一张处方
      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郎景和院士说过: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应该是关爱。
      许多血液病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情绪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孙主任要求医护人员对待患者要做到“四点”:态度和蔼一点,病情解释清楚一点,回答疑问耐心一点,病人遇到困难时多帮助一点。
      医生吴娜不无感触地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键是对患者要有一颗爱心。无微不至的关爱可能换回的是病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10岁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年龄,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个无情的病魔却偏偏缠上了这个美丽的小女孩。长期频繁的住院输血,让她曾经得了输血恐惧症。一见输血,她全身的肌肉就会不自觉地疼痛,就会和妈妈哭闹,不配合治疗。
      护士长丁玉芝说:“看到孩子小小的身躯承受着这样的痛苦,大家都非常心疼,想尽一切办法去哄她开心。”
      每次输血前,护士们总是拉着孩子的小手,耐心给她做工作:“宝贝,怎么了?又和妈妈撒娇了?阿姨保证扎针的时候一点也不痛,不信咱们就试试?”
      为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她们有时还会送给小女孩一个小礼物。孩子慢慢和每个护士都熟悉起来,也对这些善良温柔的阿姨产生了信任感。现在,治疗时很少哭闹了。
      “巧妙的医生可以使脆弱的病人坚强起来,笨拙的医生可能因为不经意而使病人毁灭。”血液内科的医护人员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年仅20岁的小伙子小蒋得了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因为不想给父母徒增负担,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小蒋想到了轻生。
      护士刘为青在巡视病房时发现了小蒋的异常举动。她扑过去紧紧抓住他的手不肯松开。在闻讯赶到的其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小蒋得救了
      当时,小蒋情绪显得异常激动,也很烦躁,时不时用头去撞墙。刘为青来不及多想,用自己的身体去阻挡。大家寸步不离守护在他身边,并耐心劝导他。当太阳升起时,小蒋终于安静地睡着了。
      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蒋坚定了与疾病抗争的勇气,和医护人员一起向疾病宣战。经过几个疗程的规范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现在已经停止治疗,进入到疾病的观察期。
      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候,贴心的关爱比药物更有效。
      83岁的吴大爷是血液内科的老病号。因为吴大爷活动不是很方便,护士们总是给他翻身拍背,帮着打水、刮胡子。有空闲的时候,还耐心听他讲抗战的故事,老人家激动得直掉眼泪。
      吴大爷说:“就是连亲人有时也做不到这一点啊!”
      刚开始,他不愿意来院治疗。后来,每到下一个疗程,老人总催着让孩子们早点把他送到医院来。
      医生每天接触的是病人的痛苦、呻吟、各种各样的难过和诉说,唯一能够使医生激动和慰藉的是病人痊愈出院时那坦然的一笑。血液内科的全体医务人员用关爱让流淌在患者身体里的血液更加鲜红。
                                                                                                                                                                                           (文/甄宏斌)

 

 

 

| 医院简介|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