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医院文化 > ICU里的你、我、他

ICU里的你、我、他

发布于:2015-06-02 08:17   文字:【大】【中】【小】

走进ICU
        我院的ICU是从原来的内二科呼吸重症监护室发展而来。2012年底,在南院区新住院楼启用的前夕,内二科被分成了四个科室,呼吸重症监护室也变身为重症医学科(ICU),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科室,位于新住院楼二楼西区。
      拥有22张病床的ICU不仅宽敞明亮,而且配备了精密、先进的监护设备,具有完善的生命支持手段,还有密切的临床观察和精细的护理。在这里,哪怕是患者最细微的一些病情变化也会被及时发现,生命之重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
      ICU里收治的病人多数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这些病人免疫力都极低。为了将危重患者被进一步感染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ICU配备了现代化的层流净化装置,我们进入ICU都要进行“全副武装”。所以,我们不得不将患者家属挡在门外。
      没有家属陪护的患者从进入ICU的那一刻起,我们除了是治病救人的医护人员外,还多了一个角色,那就是——患者的家人。
ICU有很多“亲戚”
       ICU既是一个独立的临床科室,也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科室。每天都可以看到来自外科、内科、麻醉科、儿科、妇科等学科的医生来ICU会诊、查房,我们把他们亲切地称为ICU这个大家庭的“亲戚”。
      我们收治的患者病情大多很复杂,也很危重,多器官、多系统异常的情况很常见。所以,多学科协作非常必要。许多令人一筹莫展的难题,经过大家一起研究讨论,往往会起到峰回路转、拨云见日的效果。少了这些经常来串门的“亲戚”可真不行。
      除了这些“近亲”,我们还有许多“远亲”,上级大医院的医疗专家就是我们的“远亲”。遇到非常棘手的问题时,我们就要通过各种渠道向这些“远亲”求教,有时还要把他们请到“家”里来。有了这些“远亲”的支持与帮助,我们在解决疑难问题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有人说,ICU是一个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一个离希望最近的地方。有时候,在几分钟的时间内,我们会将一个离死亡仅一步之遥的病人拉回到我们身边;有时候,虽然我们使出浑身解数,用尽所有治疗措施,仍要直面患者离我们而去的无奈。
      面对每天的生死考验,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进出ICU的每一名医护人员都要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和精力旺盛的状态,随时准备和患者肩并肩,一起打响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
ICU里的“美丽天使”
       ICU的护士们,包括护士长杨伟然在内,很多都很瘦小,像刘亚芳、田菊粉、张庭、曹伟娜、孟兰芳、吴杨……,体重都不足45公斤。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这些瘦弱的护士们每天都在做什么……
      你见过她们叫着“1-2-3”的号子,抬起体重100多公斤、浑身插满各种管子的患者吗?
      你见过她们用稚嫩的双手,每隔1-2个小时就要为病人翻身拍背吗?
      你见过她们每天无数次给病人吸痰、清理尿便,做各种生活护理吗?
      你知道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她们的脚步是如何匆忙吗?
      你知道她们在下班后,还要为完成护理文书经常加班到深夜吗?
      你看到过她们下班时,累得瘫倒在值班室的床上一动也不想动吗?
      我常常被这些年轻小护士们忘我的工作劲头所打动,心里一直给她们竖大拇指——你们每一个都是好样的。
      她们也会在偶尔轮休半天时,兴高采烈地穿上漂亮的衣服,戴上喜爱的首饰,解开挽起的长发……展现原本绚烂和飞扬的青春。因为对生命的意义有着更深刻的领悟,她们比一般人更加珍惜生活。
      但ICU的工作压力,让这些二十几岁的青春少女,工作中少了几分天真活泼,多了几分与年龄不相符的老成持重,在生死面前表现得匆忙而不慌乱,一次次从死神手里夺回即将逝去的生命。
      在她们瘦弱的身躯里跳动着的是一颗颗纯洁的、高尚的、博爱的心。每天跟她们工作、生活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也很年轻。虽然工作压力总是很大,但我们的内心是欢乐的。
令人难忘的小宝宝
        不知不觉,ICU已经建科两个半年头了。期间,我们收治了上千名患者,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最让人高兴的是病人进来时奄奄一息,出去时神采奕奕。
      2013年5月份的一天,我们收治了一名因严重胸外伤、腹部外伤入院的3岁患儿,这是我们第一次收治这么小的病人。当时我们都很紧张,生怕这个幼小的生命从我们手中溜走。
      我们把儿科、外科、麻醉科以及其他相关科室的“亲戚”们都请到ICU。大家为孩子会诊,详细讨论病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小心翼翼守护着这个脆弱的生命。
      ICU的护士们有着天生的母性,做了妈妈的和没结婚的,甚至科里的男护士,都把这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拿着玩具逗他笑,放轻柔的摇篮曲给他听,千方百计地减轻这个孩子的痛苦。
      经过夜以继日的精心治疗和目不转睛的悉心护理,最危险的时期终于熬过去了。四、五天后,孩子终于脱离了危险,撤掉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他的生命体征渐渐趋于平稳,大家这才都松了一口气。
      那些天,每天接班时,大家总是先问“宝宝怎么样了?”,大家只要有空就到小宝宝床前逗逗他,拉拉他的小手。孩子病情稳定后转到普外科时,大家真有些恋恋不舍。有的护士甚至不顾一天的劳累,下班后还不忘到普外科去看看小宝宝。
“铁骨柔情”的男护士
         白东东和王伟是我们科的两个男护士。刚建科的时候,看到他们走在护士的队伍里,我和护士长心里都有些犯嘀咕:大小伙子干护理工作,能长久吗?
      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们不但工作非常出色,而且在这个大家庭里过得也很快乐。如今,白东东和王伟这两个七尺男儿都已经当上了爸爸,在家里是顶梁柱,在科里做起护理工作也是“须眉不输巾帼”。
      每天给病人翻身、拍背、吸痰、输液、清理大小便,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尿量、引流量,监测病人细微的病情变化,参与抢救病人……他俩跟女护士做着同样的护理工作。
      他们也会低声安慰处在痛苦中的患者,也会给予年幼或老弱的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 他们的“铁骨柔情”为ICU绚丽的花海增添了一抹珍贵的绿色。
ICU是重症患者的家
      去年的一天,一名患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术后患者从北京转到我们科。他在北京某医院做了手术,花费巨大,术后病情仍较危重。家属考虑到费用问题和患者的不良预后,不得已转到我院继续治疗,其实家属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说实话,我们原来没接触过这样的患者。但是我们不想轻易放弃,毕竟患者年龄不算太大。在向家属进行了充分告知后,我们冒险带着人工气囊,护送患者到血透室做血液净化治疗,并且一直陪在他身边。
      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患者的病情竟然奇迹般好转了,而且病情最终得到控制,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数日后回家。后来,又经过几个月的血液透析,患者的身体基本康复了。患者和家属都非常高兴,每次见面总叫我们“救命恩人”。
      还有几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也是我们的常客。每次来时,他们通常已是呼吸微弱、神志不清。经过我们抢救,几天后病情逐渐好转,又会重获新生。
      时间一长,这些患者和家属把我们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即使出院回家后,也会经常给我们打电话,除了咨询一些与病情相关的问题外,有时还会唠唠家常,其乐融融。
      ICU里发生的感人故事还有许多,先暂时讲到这里。想必你对我们ICU的工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总之,在这里,你、我、他缔结为一个牢不可破的团队,与病魔抗争,向死神宣战,生命之花在这里顽强绽放,仁爱的光辉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 医院简介|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