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医院文化 > 让健康和美丽同行--腺体外科的故事

让健康和美丽同行--腺体外科的故事

发布于:2015-04-02 01:32   文字:【大】【中】【小】
独立成科
2012年下半年,在新住院楼即将启用之际,院长崔玉红等院领导为了培植重点专科和品牌科室,给患者提供更加精细的诊疗服务,做出了加快临床医技科室分化的重要决策。腺体外科也从普外科分离出来独立成科,这在保定市县市级医院中还是破天荒第一个。
      刚刚30多岁的高晶磊被任命为腺体外科的副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何文博、刘娜、宋立强、李立云组成了年轻的医生团队,以护士长张瑞红为首的9名护士组成了护理队伍。虽然,这支医护队伍在原来的科室经过一定锤炼,但在外人看来还显得有些年轻。
      在腺体外科独立成科的会议上,崔院长看着一张张有的熟悉、有的不太熟悉的年轻面孔,心里不免有些许担心。她的眼睛扫视着围坐在一起的年轻队伍问道:“你们能把这个科室干好吗?”
      高晶磊这个在汶川大地震就主动请缨远赴灾区参加救灾医疗队的年轻科主任站了起来,他以毫不犹豫的口气回答了崔院长的提问:“请院领导放心,我们一定能干好。”
      “能,一定能干好!”高晶磊话音未落,随之而来的是科室13名医护人员异口同声的回答,洪亮的声音传递出的不仅仅是发自内心的自信,还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勇挑重担的责任心。
      崔院长略显凝重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好,我就等你们这句话,你们尽管甩开膀子干,有什么问题来找我。”
      站在拥有41张病床的崭新病区中,这支年轻的队伍,每个人都血脉偾张,浑身充满力量,充满一股子冲劲。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们缺设备就向医院申请支持,经验不足就向老医生求教,技术单薄就派人到北京301医院、省二院、省四院等上级医院进修,人员不够用就加班加点,一个人顶两个人干。
      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掉队,整个科室的人紧紧抱成一团,就像一只训练有素、无坚不摧的军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他们没有让崔院长和全院干部职工失望,短短两年多,腺体外科这个新生的科室,已发展成为集乳腺、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等疾病的诊断、手术、综合治疗、康复为一体的专业科室。
      乳腺、甲状腺常见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癌症的综合治疗,保乳手术,空芯针活检等技术相继开展。甲状腺腔镜手术、乳腺肿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乳腺癌术后一期重建手术等新技术、新项目也在呼之欲出。科室逐步形成了医学治疗和心理辅导兼顾,健康与美丽同行的诊疗特色。
      快速提升的医疗技术水平和人性化的诊疗服务,让这个成立不久的新生科室显得生机勃勃,赢得了患者的充分信任和赞誉,本市乃至周边县市的患者纷纷慕名前来。目前,科室年收治病人达到1000余例,手术600台次,而且数字还在不断刷新。这样的成绩让省级医院腺体外科的专家都刮目相看。
      一个个精细的治疗,一句句贴心的抚慰,都化作一曲曲动听的歌曲,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股股甘甜的溪流,让人为之感动。在腺体外科,医生和患者的概念已经被淡化,医患之间更像同甘共苦的一家人,共同编织着健康和美丽同行的梦想。
为了能继续拄拐
高晶磊至今对高女士记忆犹新。那是2013年刚刚建科不久后的一天,58岁的高女士因感觉右侧乳房有肿块来院检查。经诊断,高晶磊他们确诊高女士患了乳腺癌。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常规的治疗方式是做乳腺癌根治手术,至少也应该是做改良根治手术,除了对患者右侧的乳房进行全切外,对患者右侧的腋下淋巴也要做彻底清扫。
      但让高晶磊他们为难的是,患者30年前,做了右侧腿部截肢手术,现在靠拄拐杖走路。如果给患者做了右侧腋下淋巴清扫,患者右侧的腋下血管和神经就因没有脂肪垫的保护,而不能拄拐,也就等于说,患者不能再走路了。高女士得知这个消息,心情非常沮丧。她不愿再给自己的老伴和孩子们增添额外的负担,打算放弃治疗,回家等死。
      看着一筹莫展的一家人,高晶磊等医护人员的心情也非常沉重。他们一边安慰患者和家属,一边对手术治疗方案进行了条分缕析,并将病历资料上传给省四院的专家,就如何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让患者能继续拄拐行走,寻求上级专家的帮助。
      经过和专家进行反复会诊,手术方案最终确定下来,并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支持。手术中,他们给患者做了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癌细胞还没有转移到前哨淋巴,大家的一颗心放了下来。这样一来,患者不需要再做腋下淋巴清扫。
      高女士的手术很顺利,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现在恢复得很好。高晶磊说:“因为做这样的手术,患者和医生都要冒一定的风险,每当这个时候,医生往往很难抉择。但权衡利弊,只要对患者好,冒一点风险也值得。”
一封感谢信
“记得刚刚入院得知是乳腺癌后,对我及我的家庭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那些天,多亏了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讲解与劝导,我才能重振活下去的信心,太感谢你们了。”这段话摘自年仅29岁的乳腺癌患者王静写给腺体外科医护人员的一封感谢信。
      护士长张瑞红将感谢信读给我们时,她的眼睛湿润了。29岁正是鲜花盛开的年龄。乳腺癌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盛开的花朵打得东倒西歪。王静住院后,不吃不喝,不睡觉、不说话,也不治疗,只是抱着刚刚5岁的孩子默默流泪。她的丈夫、父母都束手无策。
      医护人员不能看着王静孤独无助走向一个封闭的世界。他们伸出双手,一定要将她拉回原本就属于她的温暖世界里来。心理辅导不像想象那么简单,王静开始根本听不进去。但大家不气馁,一次不行就天天去。他们要用一颗颗滚烫的爱心去融化王静心中的冰霜。
      他们和王静一起耐心分析她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她减轻对疾病的恐惧;他们给王静介绍相同的病例,并介绍她结识治疗效果良好的病友,帮助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他们给王静讲一个人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让她重新燃起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之火,重新回到亲人的怀抱。
      日复一日的心里疏导和亲人般的关爱,终于让王静满脸的愁容渐渐消散,她接受了手术的建议。手术当天,几乎所有医生都陪同李静一起走进了手术室,就连下了夜班又接连做了几台手术,已经极度疲劳的何文博医生都没有走。
      通过局部手术切出来的乳腺肿块马上进行了病理活检。结果让所有人都非常失望,是恶性非常大的一种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很大,只能做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听到这样的结果,原本有一定心理准备的李静,躺在手术台上失声痛哭。大家走上前一起握住李静的手,默默地给她加油鼓劲。
      几分钟后,王静止住了悲声,她对围在身边的医生坚定地说:“我相信你们,也麻烦你们,给我做全切手术吧。”二次手术的准备工作很快就绪,无影灯下,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心连在一起,和病魔做一次有力的对抗。
医学的艺术之美
张健康的父母为了让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就给他起了“张健康”这个好听的名字。但父母的良好愿望没有实现,刚满17岁,正在读高中的张健康患了甲状腺癌,并且已经发生了局部颈部淋巴转移。
      考虑到孩子的年龄还小,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主治医生刘娜没有将真实的病情告诉张健康,只告诉了孩子的家长。经过和家长反复商量,特邀请省二院的腺体外科专家一起来为张健康会诊和治疗。
      在手术中,他们给张健康完全切除了右侧的甲状腺和大部分左侧的甲状腺,并对颈部的淋巴进行了清扫,仅留下左侧一小部分甲状腺,目的就是给孩子保留一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功能,尽量减少因终身吃药给生理和心理造成的伤害,尽可能让他和其他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实现他的理想,享受他的人生。
      整台手术,医生都是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他们采用颈部低位、沿皮纹切口,并做了美容缝合,努力将瘢痕减少到最低限度。3个多小时的手术就像是进行了一场刀尖上的艺术表演,最大程度上展现了医术的精准之美、关爱之美、人性之美。
当了一回患者的感悟
腺体外科的一名年轻护士,去年在医院组织的一次例行体检中,被查出甲状腺长了个结节,需要手术治疗。父母希望她去上级大医院做手术,但她执意要在自己科室做。因为她信任科室的每位成员,相信医生们的治疗技术。
      从麻醉中刚刚醒来,她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何文博医生:“何姐,缝得漂亮吗?”
      何医生说:“很漂亮!”
      等她再次醒来的时侯,已经被推到科里的病房。由于术前没有进行体位训练,感觉头就像灌了铅一样特别难受。
      她笑着对我们说:“我当时笑着逗大家说,我以前总觉得病人娇气,现在轮到自己,才真正理解了病人的痛苦。”
      当了一回患者,她对病人遭受的痛苦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病人的照顾也更加体贴入微。
      刚刚过去的年三十晚上,正赶上她值夜班。初一一大早她就去查房。在一间病房,她看到一位刚做了乳腺癌手术的患者正在悄悄流眼泪。
      一问才知道,患者觉得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得了这样的病,除了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就连初一的饺子都吃不上,感到非常伤心。
      上街转了一大圈也没给妈妈买上饺子的患者女儿也在一旁掉眼泪。
      她红着眼圈对我们说:“那时,我的眼泪也差点掉下来,我能理解,过年的时候,一顿饺子对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病人有多重要的意义。”
      她立刻小跑着回到值班室,桌子上摆放着医院为每位值班人员准备的饺子。她端起自己那份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患者的面前。
      三个人同时笑了,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在新年第一缕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那么灿烂美好。
      她说:“我那时觉得自己不再是一名护士,而是那位患者的孩子一样,彼此温暖着对方。”
      腺体外科的14名医护人员,都是临床一线上普通的一员,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没有值得炫耀的辉煌业绩,有的只是对患者的无私大爱,有的只是对生命的无比敬畏,有的只是对工作的精益求精,有的只是对事业的无限挚爱。
      行风工作先进科室、院内感控工作先进科室、护理质量先进护理单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先进科室等荣誉,印证了他们的奋斗历程。一个个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就像点缀在浩瀚夜空中的繁星熠熠生辉。
                                                                                                                                                                        (文 甄宏斌)
| 医院简介|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