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宣教 > 小儿“纯阳”学说及其临床意义

小儿“纯阳”学说及其临床意义

发布于:2014-09-03 02:23   文字:【大】【中】【小】
    “纯阳”一词是古代医家从《易经》中借用来表述小儿不同于成年人的独特的体质特点。其在儿科著作中最早出现于《卤囟经》:“凡孩儿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此处的“纯阳”是在论述小儿脉法不同于成人时涉及的,特指三岁以下的婴幼儿。用“纯”以表达小儿未经情欲克伐,胎元之气尚未耗损;用“阳”来概括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但由于历代医家对疾病自成一派的诊治特点,因此,对“纯阳”一词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在这个动态平衡中,会时而出现“阴”或“阳”相对较盛的情况。年龄越小,阴阳平衡也就越不稳定,而“‘阳’相对较盛”则占据了较大比例。
    “阳化气”,《黄帝内经》称气的运动为“变”、“化”。“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变”、“化”之中,推动了生物个体由幼稚到成熟。而“升降出入”是气的运动的主要形式,“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因此,阳气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在小儿由幼稚到成熟起了主导作用。
    小儿时期,“脏腑娇嫩,皮骨软弱,血气未平”“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因此,本身的物质基础及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的能力均较弱。而小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求迫切,“阴成形”,因此作为“形”的物质基础的缺乏使得“阴”不足,相对而言,“阳”较旺盛。
    因此,笔者认为,应把“纯阳”理解为阳气相对旺盛。如明代虞搏《医学正传•急慢惊风》“夫小儿八岁以前曰‘纯阳’,盖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元代朱震亨《格致余论•慈幼论》“人生十六岁以前,血气俱盛,如日将升,如月将圆,惟阴长不足”。清代冯兆张《锦囊秘录》“天癸者,阴气也,阴气未至,故曰‘纯阳’,原非谓阳气有余耳”。《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再论幼稚,阳常有余,阴未充长”。
    因此,“纯阳”学说既不是指万全所谓的“嫌于无阴”,也不是指“阳”的绝对有余,而是由于小儿形质的不足,阴气未充,造成了阳气的相对旺盛。这一特点的原由,是因为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各脏器组织的功能活动较旺盛,使机体呈现出一派生机蓬勃、欣欣向荣的阳性景象,即所谓的“纯阳”。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理解,由于小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所以产生了较多的热量,表现为阳热之象。
    笔者认为万全的“心肝常有余”与“纯阳”学说甚为合拍。所谓“心”者,为阳中之阳,五行属火,与夏季相应,火曰“炎上”,标示升腾、茂盛的性能;所谓“肝”者,体阴而用阳,五行属木,与春季相应,木曰“曲直”,具有生长、能曲能伸、生发的特性,标示宇宙万物具有生生不息的功能。正如《幼科发挥•五脏虚实补泻之法》所说:盖肝乃少阳之气,儿之初生,如木方萌,乃少阳生长之气,以渐而壮,故有余也。而春夏属阳,小儿时处阳季,同气相求,表现为阳性体质。因此,从这个角度甚至可以认为“心肝常有余”是“纯阳”学说在五脏的具体化。
    由于小儿体属“纯阳”,加之“稚阴未长”,因此患病后易从阳化热,临床中会出现较多的热性疾病。如刘完素《河间六书》说:“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小儿药证直诀•四库提要》中有“小儿纯阳,无烦益火”;叶天士《幼科要略》中说“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小儿热病最多者,以体属纯阳,六气着人,气血皆化为热也”。
    这些医家皆从病理角度阐述了“纯阳”之义,即小儿“纯阳”之体,疾病易从阳化热。但须注意,此种“热”非“阳胜则热”的实热,乃为“阴虚则热”的虚热,是由于“阴”虚,其滋润、宁静、潜降、成形和制约阳气的功能减退,导致阴不制阳而出现热象。由于“心肝常有余”,所以疾病表现多具有心肝热盛的症状。例如在临床上常见的小儿肺系疾病、脾胃疾病,较多是由于肝木气盛,气盛则有余化火,木火相煽,横逆则犯脾;木火刑金而灼肺而致。
    由于小儿“纯阳”之体的特性导致的是“阴虚则热”的虚热症,“虚则补之”,所以滋阴;阳热则动,“动极者镇之以静”,所以抑阳。因此,在治疗上不应一味以苦寒折其火势,本着“阳病治阴”之则,“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使阳热有所潜,采取滋阴清热的方法,药以酸甘柔润之品。如钱乙认为“小儿......阴气未盛”,在治疗上以柔润立法,拟定了补泻五脏的很多方药,如将《金匮》中的“肾气丸”化裁制成“六味地黄丸”,成为补益小儿的标准方剂。钱氏的“六味地黄丸”,已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对患儿内分泌代谢系统及发育不良确有良效,吴塘“而存阴退热,莫过于钱氏六味之酸甘化阴”之说也实发地黄丸之方论。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也有“小儿纯阳之体,最宜清凉”。又因“心肝常有余”,热病所在之脏多为心肝,所以,在此类病的处方中配以适量的清心肝热的酸甘微寒之品往往确有收效。
    当然,对于“纯阳”学说不可以偏概全,因为小儿患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传变迅速”,所以应辨证论治,注意到小儿也患寒性疾病的方面。清代芝屿樵客《儿科醒•寒论第五》中说“大都小儿病症,虚寒者多”,如小儿硬肿症就是因为寒甚所致。因此,在临床上应顾及到这些情况,不可滥用寒凉而伤及脾胃。
    笔者所阐述的“纯阳”学说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只是确实存在的一种现象,有其特殊性,但无普遍的代表性。所以,在儿科临床上仍应本着“辨证论治”的原则,四诊合参,理法方药合理运用,才能取得良效。
| 医院简介|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