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医患之声 > 让干涸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我院开展急性缺

让干涸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我院开展急性缺

发布于:2014-10-09 02:37   文字:【大】【中】【小】

    引子
    每当在大街上看到半身不遂的患者拖拽着不听指挥的腿,使劲端着已经蜷缩的手,踽踽独行的时候,就会勾起我对父亲的思念。1988年,上大学的头一年,父亲就得了脑梗死,并且落下了很重的后遗症,左半边身子严重偏瘫。几年后,又一次更大的梗死使父亲全身彻底瘫痪,同时也剥夺了他说话的权力,连吞咽都非常艰难,只能靠流食和输营养液维持生命。经过一年多的消耗,直到瘦成皮包骨,父亲才撒手人寰。每当想到父亲所受的病痛折磨,就会痛彻心扉。同时,也对能有效治疗脑梗死的新技术充满了强烈的期盼。

    初识溶栓治疗
    据神经内一科主任白江来介绍,缺血性脑梗死已经成为危害大众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在我国,此类疾病占脑卒中的70%以上,现有幸存者600多万,每年新发病150多万,死亡率、复发率、致残率居高不下。严重的致残率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脑梗死的方法也不断推陈出新,溶栓治疗就是其中之一。经过30多年的临床研究,溶栓已经成为目前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它最显著的治疗效果就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质量。

    十年的记忆
    神经内一科医疗主管戴京涛至今还清晰地记得2004年他治疗过的一个脑梗死患者。一天上午,一名44岁的女性患者突然出现右侧肢体偏瘫、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嘴眼歪斜等症状,被“120”从大渡河村紧急接到医院。经过诊断,患者得了急性脑梗死。此时,距患者发病已有三个多小时,戴京涛等医生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给患者实施了尿激酶溶栓和其他辅助治疗。
    溶栓起到了明显效果,下午患者的病情就得到了缓解,手脚被解困,意识也逐渐恢复,10天后出院。后经几个月的康复训练,患者基本痊愈,没有留下明显的后遗症,仍可以下地做农活。患者及家人非常感谢戴京涛,十年来,与戴医生始终保持着联系,每次来院看病或到城里办事总要找戴京涛聊聊。

    时间最关键
    白江来主任一再强调,溶栓治疗最关键的就是——抢时间。他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因脑动脉突然堵塞,造成缺血区脑细胞水肿坏死引起的,如果及时用溶栓药部分或完全溶解新鲜血栓,恢复梗塞区的血液供应,就有可能挽救尚未完全坏死的脑组织, 并且有可能恢复大脑已经受损的部分功能,减轻后遗症。但如果溶栓不及时,这部分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就像干旱的麦苗,如果得到及时浇灌,还能重获生机;如果久旱未雨,就会回天乏力。
    看来“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对此类患者来说一点都不过分。现在,医院采用新药阿替普酶(rt-PA)溶栓,时间要求在4.5小时之内。为了给患者争取这4.5小时宝贵的黄金治疗时间,院长崔玉红亲自主抓,做了大量工作。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医院和脑血管病治疗技术名列全国前茅的天津环湖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今年2月,崔玉红亲自带领10余名相关科室的主任和医疗骨干到天津环湖医院,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溶栓的诊疗规范和流程进行了系统学习。回来后,一条包括急诊科、辅助检查科室、神经内科等科室在内的溶栓“绿色通道”就此打通,溶栓治疗就此实现了从零散性到系统化的华丽转身。

    激动的王大爷
    小陈村68岁的王大爷无疑是“绿色通道”的受益者。我们在神经内一科孙志辉医生的陪同下,一起去病房看他。在陪床家属热情和孙志辉打招呼的同时,王大爷也从床上一坐而起,满脸笑容地和孙医生打招呼:“孙医生来啦”,王大爷麻利的动作和清晰的表达着实让我们吃了一惊。
    当我们问起王大爷发病的情况时,老爷子一把关掉枕边的收音机和自己的闺女抢着说了起来。原来,发病时王大爷一家正在地里收花生,他突然觉得有些头晕,家人赶紧送他回家休息。回家的路上,王大爷的头晕越来越重,而且很快出现了左半边身子发麻不听使唤的情况,连说话也变得有些不利索了。大家一边送王大爷回家,一边派人赶紧去找村医。村医第一眼看到王大爷就预感到大事不妙,他对王大爷的家人说:“病挺重,赶紧往医院送,晚了恐怕就来不及啦。”
    家人赶紧开车拉着王大爷就往我院赶,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急诊科。医生初步判断王大爷可能是得了脑中风,马上启动了“绿色通道”,给王大爷的手腕上戴上“绿色通道”标识,并安排护士专门护送王大爷到辅助检查科室做检查。
    与此同时,急诊科的医生已经将王大爷的初步诊断情况电话通知了神经内一科,科里立即为王大爷安排了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溶栓评估小组的专家也做好了会诊和溶栓的准备。
    因为启动了“绿色通道”,辅助检查一路绿灯,做完检查,王大爷被直接送到了神经内一科病区。不到1小时,各项检查结果也通过医院内网传送到了病区。专家组立即按照诊疗规范对王大爷的病情进行了系统评估,评估结论是王大爷得了多发性脑梗死,离发病时间约三个半小时,符合溶栓治疗标准。经过沟通,诊疗方案取得了王大爷家人的同意。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守护和各种医疗设备的严密监控下,溶栓药阿替普酶(rt-PA)一滴滴滴入王大爷的静脉血管中。和病房中安静的环境相比,王大爷的血管内却并不平静。进入血液的阿替普酶以很快的速度与纤维蛋白结合,并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对血栓发起猛烈攻击。一个小时后,溶栓药滴注完毕。
    孙志辉说,溶栓过程既是一条起死回生之路,也是一条险象环生之路,脑出血等并发症和其他意外会随时一触即发。虽然,现在使用的溶栓药阿替普酶可以选择性地激活纤溶酶原,不容易引发原来使用链激酶时常见的脑出血,但也会因患者的个体情况,随时发生险情。所以,医生在整个溶栓过程中都会严阵以待,按照预先制定好的处置方案,随时准备应对意外的发生。
    王大爷是幸运的,他不仅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而且溶栓取得了立竿见影的奇效。左边发病的胳膊和腿除了稍感发麻,竟然能活动如常,而且说话也恢复了平常的轻松自如。至今,王大爷说起得病前后的变化,仍是眉飞色舞,激动异常。我们深深感受到,从一个健康人到一个病人再到一个健康人所经历的波折,给王大爷带来的大喜大悲的感觉是多么强烈。经过一个阶段的后续治疗,王大爷的状况得到持续改善。现在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村子都知道了王大爷的传奇故事,也懂得了时间对疾病治疗该有多重要。

    幸运的老俩口
    采访中,神经内二科主任肖娟告诉我们,对溶栓治疗的效果要客观看待,不是每个人都会产生像王大爷那么神奇的效果,这还要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患病部位以及发病后接受治疗的时间等情况而定。所以,有些患者经过溶栓治疗不仅没有好转,还会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的情况。虽然,溶栓的效果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但总的来说,患者如果在有效时间内接受了溶栓治疗,对后期康复带来的好处是确定的,致残率会大幅下降。
    肖娟给我们讲了一对老夫妻的事。今年3月份的一天,60多岁的张大爷因患脑梗死被送到了神经内二科。肖娟等医生按照治疗规范,给张大爷实施了溶栓治疗,但当时效果并不很明显,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屋漏偏逢连阴雨。张大爷的老伴刘大妈受了惊吓,再加上劳累,第二天上午也出现了一侧肢体偏瘫、言语不清的症状,而且很快陷入深度昏迷。多亏刘大妈当时就在医院陪床,肖娟马上为老人开启了“绿色通道”,经检查刘大妈也得了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医生马上给患者实施了溶栓治疗。上天还是眷顾刘大妈的,当天下午她的病症就得到了有效缓解,7天后竟康复出院,几乎没落下什么后遗症。后来,在刘大妈的悉心照料下,张大爷的病情也慢慢好了起来,两三个月后,生活也能自理了,而且情况越来越好。肖娟讲到这里,一脸的欣慰。

    稳步发展
    自我院开通溶栓“绿色通道”半年多来,接受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从原来的每年几例,一下子提高到每月数例,到现在已经有近百例,没有出现一例严重的脑出血并发症患者。我院成为保定市及周边县市范围内,规范开展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病例数最多、效果最好的医院。
    一位在我院做了溶栓治疗后,又转到省二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回来对肖娟主任说:“省二院的医生对你们开展的溶栓治疗非常认可,他们说是你们第一时间给我做了溶栓治疗,我才能恢复得这么快。”许多上级大医院的医生也打来电话,愿意和我院建立协作关系,为脑梗死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
    院长崔玉红信心满满地说,今后在认真总结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将与天津环湖医院等上级大医院加强技术协作,逐步开展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动脉溶栓等治疗新技术,为有效治疗病情复杂的脑梗死患者创造条件。

    渭水又东,温泉水注之,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涌如汤,杜彦达曰:可治百病,世清则疾愈,世浊则无验。
    ——摘自《水经注》

| 医院简介|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