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院举办宣传活动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院举办宣传活动

发布于:2017-03-27 09:31   文字:【大】【中】【小】

 
      2017年3月24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活动主题是“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


 
       按照市卫计局的要求,24日上午,我院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和感染性疾病科结核门诊医务人员在中山公园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向过往群众宣传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和保障政策,并发放了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我院是我市结核病救治定点医院,2016年为结核病患者免费痰检12416次,免费发放一期药物128530粒,二期药物98080粒,把国家保障政策落到了实处。

链接

      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

 结核病传播途径

      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结核病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一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结核病的预防
     
      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被证明是迄今为止最有效、最可靠的预防方式,免除了新生儿及儿童患重症结核病的危险。如果出生时没有接种卡介苗,应及时补种。
     
      工作环境和居家生活应注意经常通风。结核菌可以通过飞沫传播,而带菌飞沫会漂浮在空气中。研究证明,通风将明显减少带菌飞沫的浓度,从而降低结核菌的传播。 如果家中有肺结核患者,传染期最重要的是做好防护。生活中注意做好杀菌消毒,吃饭时实行分餐,患者的碗筷每天进行煮沸灭菌,被褥定期进行暴晒杀菌,保护家人,避免造成家庭传染。

      科学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保持乐观心态和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与均衡营养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患结核病的机会。

结核病病人饮食原则

        能量    应稍高于正常人,一般以能维持正常体重为原则,在毒血症不明显,消化功能良好的情况下,按每千克体重40~50千卡的能量供给,全日能量达2400~3000千卡为宜,以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及疾病的消耗。但结核肥胖患者、老年患者及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能量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2000千卡左右。

       蛋白质    是保证结核病营养治疗的第一要素。提高蛋白质的供给量,占总能量的20%,或按每千克体重计算,给予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每天每千克体重1.5~2克蛋白质,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50%以上。优质蛋白质来源于乳类、蛋类、鱼类、肉类、动物内脏和豆制品等。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酪蛋白和钙质,患者应每天食用350~500克,但不超过500克,对于乳糖不耐受患者可选择舒化奶或酸奶。

      碳水化合物    应足够,食量不足,不利于保护肝肾功能,摄入量一般不加限制,但是结核患者伴有糖尿病时,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每天应限制在200~300克左右,其中应包括一部分粗粮。

       脂肪    适量,每日摄入量在60~80克,尽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烹调用油控制在每日25~30克为宜,宜选择大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亦可应用橄榄油、山茶油、亚麻籽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调制凉菜。

 结核病病人饮食禁忌

      1、合并有肝昏迷或肝昏迷前期、尿毒症、蛋白质代谢异常等患者禁用高蛋白饮食。

      2、使用抗结核药期间,不宜用牛奶、茶水送服药物,会妨碍药物的吸收。

      3、抗结核治疗初期,应避免食用以前未食用过的异体蛋白食物,防止出现过敏症状。同时,用药过程中不要食用组胺含量较高的鱼,容易引起中毒。

      4、忌酒。

      5、少油腻。

      6、刺激性的食物应不吃或少吃,如辣椒、八角、茴香、桂皮、胡椒、葱、姜、烟熏和干烧的食品等。

| 医院简介|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