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9岁,主因间断腹胀3年,鼻出血1个月,于3月1日入院。诊断:1、肝炎 肝硬化 乙型 活动性 失代偿期; 2、脾功能亢进 。入院查血常规示:WBC 2.73×109/L,RBC 2.6×1012/L,PLT 37×109/L,经会诊讨论,并经家属同意后,于3月7日为其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手术在导管室进行,选择右侧股动脉为穿刺点,局麻成功后,穿刺右侧股动脉,置5F动脉鞘,超滑导丝配合多功能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送入脾动脉,注入造影剂选择脾动脉,造影示:脾大,用PVA颗粒+庆大霉素16万单位+地塞米松10mg行部分脾动脉栓塞,造影显示栓塞约60%,手术顺利,患者安返病房。一周后复查血常规:WBC 7.3×109/L,RBC 3.26×1012/L, PLT 91×109/L。患者未再鼻出血。于3月14日出院。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是通过梗塞大部分脾实质,削弱脾脏对血细胞的阻留、破坏;部分脾动脉栓塞后脾静脉血流急剧减少,相应降低了门静脉压力和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风险。部分脾动脉栓塞后肝功能有改善。通常需栓塞60-70%脾脏体积才能缓解脾亢,<50%时效果不明显;但一次栓塞体积过大,梗塞脾实质因吸收不及时会液化、感染,易继发为脾脓肿,并增加肝衰的发生率。因此,近年提倡对巨脾实施分次栓塞,单次栓塞体积不宜超过50%。
适应证:
早期主要应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实践证明,对于各种疾病导致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均适于介入治疗。①肝硬化门脉高压相关疾病:可单独或与其它方法联合治疗,如内镜静脉曲张结扎术、经皮经肝曲张血管栓塞术等;②血液系统疾病;③肿瘤性疾病:肝癌合并肝硬化脾肿大的支持治疗,及脾脏肿瘤性疾病的靶向治疗;④肝移植辅助治疗:治疗肝移植前后的脾功能亢进,可减少脾切除所致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以及治疗脾动脉盗血综合征以改善移植后肝脏灌注;⑤脾外伤及脾血管性病变;⑥其它:巨脾所致疼痛综合征,及患者不愿手术而要求非手术治疗者。
禁忌证:
碘过敏;②凝血机制明显障碍;③有严重黄疸;④血浆白蛋白极度低下;⑤顽固性腹水伴原发性腹膜炎;⑥肝功能Child C级,极度衰竭;⑦心肺肾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⑧继发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病人,其原发性疾病已达终末期患者;⑨脓毒血症,脾栓塞有发生脾脓肿的高危险性患者。
脾动脉造影显示脾大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显示栓塞约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