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院有这样一个门诊,上午开诊时间是8点,但是几乎每天7点多患者就在门前排起了长队,这样的情况,一年四季都常见,这就是皮肤性病科门诊。科室主任尹保会说:“我们的日均门诊接诊量基本都在200人次左右。”这么大的门诊接诊量,皮肤性病科的医护人员是如何做到的呢?
人才培养
2002年的皮肤性病科只有4名医生,每天30人次左右的门诊量,科室亟待发展壮大。要想让老百姓看病认咱们科室,就得在诊断治疗方面比别人有十足的优势。考虑到这些,尹主任决定先从业务技术方面着手,让科室人员走出去。尹主任通过各种渠道与全国重点科室北大医院皮肤科取得了联系,派科室人员陆续前去进修学习。这在当时,能到北大进修的县级医院寥寥无几。走出去的医生,带回了先进的诊疗技术,积累了诊疗经验,也逐步抬升了科室的门诊量。现在,我院皮肤性病科与北大医院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能够通过开展远程会诊等方式解决疑难的皮肤性病。
去伪存真
皮肤病有4000余种,纷繁复杂,要想给每位患者都能诊断明确,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30多年的从医之路,尹主任一直秉承着“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明确诊断”的理念,同时也用这个理念影响着科里的每个人。薛女士连续两年反复发烧,而且一发烧就会全身出皮疹。烧退后,皮疹也会跟着褪下去。薛女士同时还伴有骨关节病,为了进一步治疗,到我院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治疗。科主任孙少勤为薛女士查体后,考虑到病因复杂,请尹主任来会诊。经过会诊,尹主任考虑薛女士可能得的是荨麻疹性血管炎,让薛女士完善了相关检查。几天后,结果回报,薛女士铁蛋白异常升高10倍。而荨麻疹性血管炎并不会有这个结果。综合考虑,尹主任诊断薛女士为变应性亚败血症,并给出了服用激素免疫制剂得治疗方案。一听要长期服用激素,薛女士心中有所顾虑,先后到石家庄某三甲医院、北大医院就诊。而北大医院也给出了同我院一样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李女士这才打消了心中的顾虑,接受激素免疫制剂治疗,几个月后,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口口相传
皮肤性病科的门诊量一直稳定在200多人,治疗效果也在患者间口口相传。前段时间,25岁的小秦也在朋友的介绍下到我院皮肤性病科诊。她说自己5年前得了一种“怪病”,在很短的时间内,面颈部、上胸部出了一些粟粒样大小的疙瘩,颜色呈暗褐色,看起来很吓人。街坊邻居见了她,虽然不会直接开口问小秦这是怎么了,但却在她背后议论纷纷。当地医生按照湿疹给小秦治疗,没有效果。小秦一直在外打工,她自己都记不清在外地多少医院就诊过,但都收效甚微。从那之后,即使在三伏天,小秦也会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直到今年7月,小秦不再外出打工。闲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好好看看自己的病,这些疙瘩到底是什么?医生李珊珊仔细询问了小秦的病史、家族史、观察了皮疹情况,初步考虑她是得了毛囊角化病。
毛囊角化病是一种少见的、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的表皮细胞角化过程异常的遗传性皮肤病。因为这个病不常见,医生进行了科内会诊。
会诊后,医生建议小秦做个皮肤组织病理,进一步明确诊断,小秦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李医生取了部分皮肤组织送到病理科。一周后,病理结果回报:不除外毛囊角化病。同时,尹主任还特地从病理科借来了小秦的病理切片,又组织科室进行了一次会诊。经过科室医生的分析讨论,确定小秦得了毛囊角化病。这下,小秦终于知道自己这莫名其妙的疙瘩是什么病了。医生给小秦开了改善表皮代谢的药物,并嘱咐小秦按时来复诊。几周后,小秦症状消失,她又重新穿上了自己喜爱的连衣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