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科普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是“潜伏”在人脑内的“不定时炸弹”,虽然名字带瘤,但其实并非肿瘤,它属于脑血管病,是供应大脑的动脉血管上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异常,经血流长期冲击,局部血管壁变薄,逐渐膨出而形成的瘤样突起,因此得名“动脉瘤”。
当动脉瘤扩张之后,血管壁就会变薄,发展到一定程度,一旦有情绪激动、便秘或其他原因等造成的高血压,血管壁会承受不住压力,就会发生破裂。就如同车轮胎用久了鼓起一个泡,行驶过程中随时都有爆胎的风险。也类似于吹气球,如果气球吹得太大就会破了。
发病前常无明显表现,一旦破裂,致残率、死亡率较高,死亡率可高达50%。幸存的患者中仍有很高的致残率。如果动脉瘤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还会第二次“破裂”,称为二次出血,在首次出血后第一个月内的发生率为20-30%,再次出血患者的死亡率高达70%。由于破裂是不可预测的,因此称之为“不定时炸弹”。
总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大约80%以上的动脉瘤可以微创血管内介入治疗,但最终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还是开颅夹闭手术,一定需要具体病情具体分析,例如患者年龄、动脉瘤部位和大小、形态、数目,以及患者当时的状态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动脉瘤一般比较小,普通体检是根本没法发现的。诊断金标准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但DSA有创且有相关并发症,不能作为简便的筛查工具。筛查中尽量先选用无创成像技术,如CT血管成像(CTA)、MR血管成像(MRA)等。多项研究表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等因素也与IA形成有关。并且有阳性家族史合并吸烟或高血压的患者占所有ASAH患者的30%。因此,目前建议35岁以上的吸烟者或高血压患者也应进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