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精湛技术 > “移花接木”,创面修复科妙手“保肢”

“移花接木”,创面修复科妙手“保肢”

发布于:2025-02-19 09:07   文字:【大】【中】【小】

    近日,马女士因右小腿开放骨折内固定及骨水泥填充术后,切口破溃愈合不良一年半,经我院创面修复科手术治疗后,创面愈合良好出院出院前,马女士动情地说:“之前觉得我这腿肯定是保不住了,没想到在这儿治好了我的腿。”
 


 

    一年半前,马女士在外地接受了右小腿开放骨折内固定术,由于她患有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逐渐继发伤口感染、流脓。期间马女士多方就医,但切口处时好时坏,抱着一丝希望,马女士回到了定州。
    在创面修复科,科主任吕岩接诊了马女士。经科室讨论,决定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等症状后再实施阶段性创面手术治疗。
    吕主任将感染的创面彻底清创,去除术中骨水泥和坏死附着物,为后续创面修复打好基础。由于创面范围太大且局部软组织条件差、骨外露,用常规的办法根本无法将其修复,最终决定采用“拆东墙补西墙”式的特殊创面手术修复——穿支动脉带蒂皮瓣修复术,以胫后动脉为轴线在小腿内侧设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经充分沟通后,马女士顺利接受了手术。
 


 

    术后,在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马女士的病情一天天好转,术后创面恢复良好。她不再每天备受煎熬,露出久违的笑容。
    吕主任介绍,穿支动脉带蒂皮瓣修复术,皮瓣选取与设计是否合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也极其考验术者的技术功底,要求手术医生具有扎实的解剖知识。首先,根据创面大小、部位,设计合适转移并不损伤主干血管血供的皮瓣,并在多普勒超声下标记血管穿支体表位置,术中皮瓣切取时保护好皮瓣血管穿支蒂以保障皮瓣血运,最后将皮瓣旋转转移至创面,移植的皮瓣带有皮下脂肪、深筋膜及营养血管,不仅有更好的抗感染和快速愈合创面的能力,预后皮肤耐磨能力也较好。

 
| 医院简介|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