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考还有一段时间,医院的心理门诊出现不少学生的身影,其中不乏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其实, 很多“好学生”一直生活在被肯定和赞扬之中,他们的抗挫性并不强,心理上往往比一般孩子更脆弱,一旦考试没能达到预期,极容易产生消极负面的自我评价,从而引发各种问题。
为什么有的孩子在成绩下降后,能重新客观地制定合理的目标,并达成这个目标,而有些曾经成绩非常不错的孩子,却被这小小的挫折击倒,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专家认为,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到孩子的成绩,但最关键的是孩子如何正确看待“成绩下降”这一事实。
孩子的学习动机分成两种,一是学习目标取向,另一种是成绩目标取向。前者以学到知识、提高技能为动机。在这样的动机驱使下,会把失败原因归结到“努力不够,要再多花点时间”这类可控因素上。而成绩目标取向的孩子,倾向于用好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一旦没考好,很容易归结到“能力差、脑子笨”这样的不可控因素上。这种对自我的否定会导致不良情绪,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的社会价值取向,以及被这个价值取向所裹挟的家庭教育。在唯分数论的大环境里,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里,几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给了孩子太多的保护,认为“你的任务就是学习”。这种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一部分是温室里的花朵,一部分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这两类孩子心理素质都相对脆弱,缺乏对挫折最基本的承受力。
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抗挫性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孩子上学了,考试考得好,父母喜形于色,夸孩子“你真聪明”;如果考得不好,便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笨啊!”“聪明”和“笨”都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很难改变,常被指责为“笨”的孩子,就没有信心改变自己了。因此,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首先要学会做可控因素的归因。比如,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夸奖“你很努力”,而不是“你真聪明”;考试失利时,不要指责“你真笨”,而是说“这次复习不够充分,下次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