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船旅行,绝大多数人都能很好地适应。但对于一些有晕动病的人来说,却是一桩苦事。这些人每逢乘车船,轻则头晕恶心、烦闷不适,重则天旋地转、翻肠倒肚,苦不堪言。
晕动病是晕车、晕船、晕机和由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因素所致疾病的统称。易患晕动病的人,其内耳平衡器官--前庭器官对旋转等不规则的体位变化适应能力较差。当然,晕动病的发生还有其他诱发因素,例如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噪声、不良气味、情绪紧张、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饥饿或饱餐、身体虚弱等。
医学专家指出,可用运动锻炼治疗晕动病。患者平时可有意识地做些含有摇摆和旋转方式的运动,例如可循序渐进地做一些低头弯腰、摇晃脑袋和反复下蹲起立的运动,待逐渐适应后可做一些旋转度较大的锻炼,如借助转椅慢速左右交替旋转身躯。通过循序渐进的运动,可增强内耳前庭器官对不规则运动的适应能力,逐渐减轻乃至克服晕动病。另外,在乘车时为预防晕车可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在视觉上做调整,维持视觉和听觉双向信息的平衡。方法是将视线固定在地平线及远方,比如坐车时凝神注视远方的山头,可以感觉自己慢慢在移动,这也是为什么驾驶员或前排座的人很少晕车的原因。相应地,不要让视线跟着周遭景物移动,比如看飞驰而过的车子。因为快速的影像,容易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引发晕车。另外,闭上眼睛休息,关闭视觉的传导刺激,也是避免晕车的方法。
其次,窗边、前座、中间的座位,都是比较平稳,不易产生晕车的地方。
再次,利用颈圈或小枕头固定头部,减少头部的转动,也有助于摆脱晕车的困扰。
最后,特别容易晕车的人,可以根据行程特点选择适当的晕车药。长途旅行时可以选择以抗组胺成分(一般用来治疗鼻塞、过敏的药物成分)为主的晕车药,这种药的副作用是让人昏昏欲睡,帮助入眠。如果是需要保持清醒或需要驾驶,可以选择交感神经作用剂加上抗乙酰胆碱类晕车药物,如麻黄素等,可以维持高度警觉性。此外,吃晕车药要避免饮酒,或和其他类似作用的药物(如感冒药中的抗组胺)共服,以免加强副作用。最好的服药时机,是乘坐交通工具前的一小时。因为药物在人体内约需半小时至一小时的时间才能产生作用。有晕车史的,乘车前可饮用些酸辣开胃的食物,勿食甜食及油腻食物,且忌过饥过饱 。
另外,下面还有一些方法可以预防晕车,有晕动症的人在乘车船时不妨试试。
胃复安
胃复安1片,晕车严重时可服2片,儿童剂量酌减,于上车前10~15分钟吞服,可防晕车。行程2小时以上又出现晕车症状者,可再服1片。途中临时服药者应在服药后站立15~20分钟后坐下,以便药物吸收。此法有效率达97%,且无其他晕车片引起的口干、头晕等副作用。
指掐内关穴
当发生晕车时,可用大拇指掐在内关穴(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约二横指,二筋之间)。
生姜
简单点就是把生姜切成片,贴在肚脐眼上,用胶布固定好就可以。如果您晕车比较严重,可取新鲜生姜1片,或鲜土豆1片,贴于神阙穴(肚脐),用伤湿止痛膏盖贴,同时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内关穴,用手指轻轻揉摩穴位,口中亦可再含一片鲜姜,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风油精
乘车途中,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亦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
食醋
乘车前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途中也不易晕车。
伤湿止痛膏
晕车者于乘车前一小时,取伤湿止痛膏1片贴于肚脐上(称神阙穴)。如乘车超过一天,第二天另换一贴。可以有效地防止晕车。
桔皮
乘车前60分钟左右,将新鲜桔皮对折,对准两鼻孔挤压,喷射出带芳香味的油雾。可吸入10余次,乘车途中也照此法随时吸闻。
睡觉
无药之时,上车前将腰带束紧,防止内脏过分在体内游动,有助于预防晕车病发生。 如稍感不适,应立即选择靠车前方合适位置睡觉。睡觉--往往是最好最省钱有效的防晕车方法。
换换方向
例如,一般我们坐车是面向车行驶的正前方, 您可以在开始感觉不舒服的时候,让身体向左或向右转90度。当然,最好提前转一下身体, 另外也不一定非90度这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