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宣教 > 为什么不能立等可取?一份病理报告是这样出炉

为什么不能立等可取?一份病理报告是这样出炉

发布于:2015-08-31 17:08   文字:【大】【中】【小】
      一份病理报告的“出炉”需要经过技术处理和医师读片两大过程,而从一个手术中切下的组织标本到制成一张经过染色的病理切片,整个过程需要经过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封片七大步骤。
      第1天:固定标本
      病理科医师接收手术室及时送来的新鲜标本,双人核对姓名、部位、标本件数。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预处理并将标本放置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液中,使组织结构得到充分固定。而遇到那些像大肠肿瘤、乳腺肿瘤等标本体积较大的组织时,要先切开标本或采用注射固定或灌注固定法。将固定液注入血管,经血管分支到达整个组织,从而得到充分的固定。
      第2天:找病灶取材
      将组织标本在固定液中浸泡8-24小时之后,便进入取材环节。医师需要在一大块组织中,找到那个躲藏于标本中直径可能只有几厘米、甚至几毫米的病灶。
      医师取材时不仅要保证组织标本完整精确,还要力争将组织块厚度控制在2-3毫米,长度小于8毫米。纵切或横切往往是全面呈现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对于空腔脏器,一般沿着其长径打开、取完整切面,这样才能完整保留组织结构的形态。
      第3天:“加工处理”标本
      病理科将完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封片工作。这一阶段基本上是技术环节的末了。
      脱水指的是组织标本经过固定后,为长久保存,必须将组织块内的不溶于石蜡等包埋物的水分置换出来,这一过程叫做脱水。
      通过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梯度脱水,再利用二甲苯等透明剂将乙醇和水脱离组织,此过程可用全自动脱水机自控完成,常规过程需要12个小时。
      而后通过浸蜡使石蜡浸入组织中,取代组织中含有的透明剂。
      再者,将浸蜡后的组织置于包埋框中,注入融化的固体石蜡,石蜡冷却凝固后,组织即被包在其中,称之为蜡块,此过程也被叫做包埋。包埋需手工完成,技术员需了解组织块的情况,按照医生要求掌握好组织包埋的面和方向。
      待这些环节完成之后,技术员将蜡块固定在切片机上,手工转动切片机徐徐修整蜡块,切除组织边缘0.1-0.2厘米的余蜡以保证组织结构的平整,然后连续切片制成蜡带,再用眼科镊子镊起蜡带,轻轻平铺在40℃-45℃的水面上,借助水的张力和温度,并用镊子将略皱的蜡带一一撑开、展平。接着,将一片片蜡片捞起,平铺到载玻片的中段处,再置入60℃-65℃恒温箱内或切片漂烘温控仪的烘箱内烤切片30分钟,溶化并脱去组织间隙的石蜡。
      最后,对切片进行染色,常规使用的是苏木素-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染色后使组织中的嗜碱性物质染成蓝色,如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等;使组织中的嗜酸性物质染成红色,如多数细胞的胞质、核仁等。这将有助于病理医师在红蓝相间的世界中捕捉病变的诊断依据。
      第4天:病理医师看片出报告
      病理医师将在显微镜下对切片中透露出的蛛丝马迹进行诊断。之后还有报告发放的流程。一般而言,第四天病理科可以发出石蜡诊断报告。而对于一些疑难病例,病理医师可能需要通过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电镜等综合手段来明确诊断。同时,碰见因技术原因导致切片质量不佳影响诊断的情况,病理医师要求技术人员重新制片,以给出最为准确的诊断。如果遇到上述情况,诊断报告会推迟发出。
| 医院简介|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