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这个季节,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去关注杭州和宁波的膏方制作,虽然不能亲临其境,却依然能感受到膏方季节的火热场景。通过网络图片,看着熟悉的场景,仿佛膏方的香气已穿越长江黄河扑面而来,让我有一点小小的沉醉与沉思。
还记得初到杭州时,一下车便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仿佛这种美只出现在想象中而非能触摸到:湿润轻盈的清新空气,争艳夺芳的花草树木,温润静谧的西子湖水,保存完整的名人故居和老宅,操着一口吴侬软语的江南人……“人在画中游”,妙想出这句话的人也是应此景有感而发吧。
乐不思蜀中,两个月转瞬即过。11月的一天,医院广场上舞起了火红的大狮子,彩旗飘扬,敲锣打鼓,人声鼎沸。舞毕,医院领导走上台,高声宣布:膏方节正式开始!我纳闷,“什么是膏方节?”“到时你就知道了”,同为河北人的师姐也曾有过我这样的困惑,所以故意卖个关子装神秘摆架子。
膏方节开始后,我们几个人轮流帮老师抄方。膏方门诊是在固定的楼层,各专家定期坐诊,每天限15个病人,每个病人至少诊查半个小时才能开具出一张合格的膏方。当我第一次进入膏方楼层的时候,在电梯打开的一刹那,我惊呆了,恍若隔世。整个楼层的装修全是汉唐的风格,从颜色到摆件,雅致庄重,古韵十足,丝毫看不到一丁点儿现代的气息,让人不敢轻慢。对我们抄方,老师也是要求极高,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偏颇。神秘的膏方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诞生了。
膏方,中医八大剂型之一,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在封建王朝有些只供应皇朝贵族,普通百姓很难接触到,比如九天贡膏。它伴随着中医的步伐应运而生,作为中医药治疗的途径,膏方不辱使命,完美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时俱进。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的不同处方,其处方配伍严谨,当中忌大苦大寒大补大泄之药,既顾及当下又虑及长远,同时尽量采用道地药材。其书写颇讲究,理法方药一应俱全,笔法格式映现出古文特质,所用纸张古色古香。每一张膏方都像是一份工艺品,融书法、美术、中医于一体,古朴而厚重,呈现出一种质感的美。
其制作工序也严格繁杂,一个膏方的制作一般要消耗4-6个小时。首先将浸泡一段时间的中药大火浓煎,待药液沸腾后,改小火慢熬,达到一定时间后,澄出药液;再加水,猛火煎小火熬,澄出;两次澄出药液融合,加热浓缩,等浓缩到一定程度,加入黄酒浸泡的阿胶、龟板胶,加入冰糖,继续熬制;熬到滴水成珠的程度,加入先前粉碎的冬虫夏草(如果有必要的话)等名贵药材,并加入核桃仁、花生米、瓜子仁(如果病人要求的话)等以提高口感,收膏,呈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大功告成。从此,每天服用一到两次膏方就成为某些人从立冬到清明的生活习惯了。在当代,整个制作过程在监控下进行,以备每个步骤都有据可查,以防疏漏。
装盛膏方的容器也很讲究,都是每家医院单独定制的,复古风格,很有观赏性;为了方便携带,还发明了独立包装的膏方,几克一包装,如糖果一样。还记得第一次吃的膏方就是这种独立包装的,那是主任买给她老母亲的,因体恤我们学生的辛劳,让我们品尝一下。我们也很是不客气,花很多银子换来的补品让我们吞噬掉了近一半。如今想来,那膏方的香气和着美好的往事如影再现,如同又置身于那美轮美奂的杭州。
(中医科曹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