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治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在家中老人得病后,对疾病的治疗很积极,但对后期康复治疗却不热心,认为康复治疗可有可无。殊不知,正是对康复治疗的认识误区,使自己的亲人错失了康复的机会。
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王奶奶无疑是幸运的,及时的康复治疗让偏瘫的王奶奶又重新站了起来。
近日,85岁的王奶奶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说不清话的症状。王奶奶的家人赶紧把她送到我院神经内一科住院治疗,医生诊断王奶奶得了脑梗死。
经过几天的药物治疗,王奶奶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但仍存在右侧肢体运动障碍及轻度言语不清的症状。鉴于王奶奶年龄较大,同时伴有多种慢性病,神经内一科联合康复医学科的医生就王奶奶的病情进行了会诊,建议王奶奶转入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
几天后,王奶奶转入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主管医生李郭茜和康复治疗师范金洋根据王奶奶的病情以及年龄特点为她制定了包括偏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疗法、子午流注、康复机器人在内的一系列康复治疗项目。
王奶奶有耳背的情况,每次范金洋与老人交流时,基本都靠“喊”。再加上王奶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一句话总要重复好几次,甚至解释半天。
就这样,每次治疗下来,范金洋的嗓子都“喊”哑了。王奶奶家属总是心疼地对范金洋说:“范医生,咱不练了,你快喝点水歇会儿吧。”
一周后,经过范金洋的康复指导和王奶奶的努力,王奶奶终于能自己站起来了,与他人的语言交流能力也有了很大进步。
王奶奶进步如此神速,让同病室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康复治疗师范金洋为我们道出了原委。
原来,类似王奶奶这样的老年人,当需要通过康复治疗来恢复肢体功能时,家人往往会持消极的态度,从而使高龄老人康复治疗恢复好的范例较少见。
其实,老年人一旦因骨折、脑血管疾病等造成不同程度的肢体、言语功能障碍时,只要及时接受正规的康复治疗,绝大多数都会恢复得比较快,效果好的甚至可以恢复如初。
所以,“治疗+康复”才是让老年患者恢复健康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