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
他们与新冠肺炎病毒的接触
是最直接、最连续、最密切的
他们的战场就是
隔离病区
他们的责任就是守护生命
我院隔离三区用于收治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高晶磊亲自安排部署,抽调感染性疾病科和各临床科室的医疗护理骨干到该病区工作。医务科主任王敬彬、感染管理科主任张瑞红坚守在隔离病区,进行医疗诊治和院感防控督导工作。
该隔离病区收治患者后,副院长赵志敏、潘丽芬多次到病区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患者的诊疗及院感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在收治的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中,不乏有孩子、老人,对于成年人来说,离开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疾病的恐惧,种种这些让他们在心理上需要莫大的承受,更别说孩子、老人了。对于患儿来说,来到陌生的环境,看到穿得像“太空人”一样的医护人员,会害怕,也会想爸爸妈妈。
让我们跟随白衣战士们一起,走进隔离病房,感受他们的战“疫”日常。
“妈妈”“爸爸”
5岁的小蕊(化名),刚到隔离病区时,总是不停地哭闹,尤其是要睡觉时,小蕊哭闹更加厉害,一遍遍喊着“妈妈、妈妈......”,为了让孩子安心入睡,“大白们”轮流抱着小蕊哄睡,轻声哼唱着摇篮曲直到小蕊进入梦乡,在十几平方米大小的病房里,“临时爸妈们”每天抱着孩子要走万余步,半夜更是一遍遍到床前照看,掖掖被角、轻拍着......
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大白们”每天都会和小蕊爸妈用微信通话,了解孩子的喜好,以及让他们了解孩子的生活起居。
刚来病区时,小蕊未带任何衣物,医院得知后,辗转多方,为小蕊买来换洗衣物、水彩笔、溜溜球、橡皮泥、彩色折纸、小跳棋等玩具。为了让小蕊尽早摆脱对陌生环境的恐惧,隔离病房里的”大白们”总会想出各种办法和孩子互动,唱歌、画画、做游戏、教写字……
医院不仅为小蕊准备了各种生活用品,还为其他患者也都准备了生活必需品。
此刻,他们就是孩子的临时“爸爸”“妈妈”,孩子的吃、喝、拉、撒都由医护人员照料,大家虽然顶着“临时”名头,但职责一点也没少尽。大家就一个念想,通过努力,尽快让患儿康复出院。
贴心人
在病房进行诊疗工作时,医护人员不仅要询问患者的病情,还要关心患者的生活作息,询问患者有什么需要,如果有需要,医护人员会记录下来。有些患者会很焦躁,医护人员每次都轻声细语地和他们交流,主动给他们做一些心理疏导,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与救治相比,安抚情绪、疏导心理负担是患者们更加急需的。
几天前,63岁李大妈(化名)的老伴,转出了隔离病区,李大妈不由地焦虑起来,提不起精气神。
医护人员与她聊着家常,经过了解得知,李大妈从没和老伴分开过,这是第一次分开,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了解到这些后,隔离病区联系到我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欣等医务人员,电话中,张主任耐心开导,李大妈的情绪终于平静了下来。
“有符合标准患者转出,这是好消息,所以我们要给还在住院的患者们加油鼓励,让他们放轻松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病区负责人杨倩鼓励大家。
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
他们是普通的父母、儿女和兄弟姐妹
但是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
他们就成了义无反顾的白衣战士!
感谢每一位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